“两小时重庆”建设新征程全面开启

2021-10-13 阅读次数: 506

“十四五”时期,重庆将投资5000亿元,实施近100个引领性、支撑性重大交通项目,全面开启“两小时重庆”(即依托高铁从市域内各区县至中心城区两小时到达)建设新征程,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市。

10月12日举行的全市交通强市建设工作推进会上发布的《重庆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重庆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35年)》和《支持交通强市建设若干政策措施》三个重磅文件,为重庆交通建设勾勒出这样一幅宏伟蓝图。

这标志着重庆交通建设将“跑出”新一轮“加速度”,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由“补齐短板”到“打造长板”转变。

2小时重庆

2025年形成“高铁千公里、港航万吨级、机场双枢纽、县县联高速、组组硬化路”的交通发展格局。

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基本实现“两小时重庆”,基本建成交通强市。

本世纪中叶全面构建起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形成现代流通体系。

“十三五”创历史新高但仍然不平衡不充分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一系列交通规划。同时,首次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定位为全国交通的四极之一,明确重庆为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这为重庆交通发展提供了战略引领和支撑,带来了前所未来有的重大机遇,注入了强大动力。

回望“十三五”时期,重庆交通累计投资4312亿元,超过“十二五”时期近千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向“基本适应”的重大跨越。

但重庆交通运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发展仍任重道远,“造路”的路还很长。这主要表现在:“四向联通”的对外大通道不畅,重庆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尚无高铁直达;“四网融合”的枢纽体系不健全,“四式联运”的综合运输体系不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区两群”交通互联互通水平相对较低。

同时,交通还存在创新驱动发展不够,智能化程度低,客货运输服务效率和质量不高等问题,交通运输引领产业发展能力不强。

另一方面,重庆对交通需求还将持续增长。数据显示,随着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高速公路等网络逐渐完善,居民人均出行频次提高,预计2021至2035年旅客出行量(含小汽车出行量)年均增速为4.1%左右。货运方面,预计2021—2035年全社会货运量年均增速为2.8%左右,邮政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速为6.5%左右。

重庆交通建设迎来黄金期

对重庆交通来说,未来,仍是大投入、大建设和大发展的黄金期。大抓交通、抓大交通正当其时。

全市交通强市建设工作推进会发布的上述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市,全面开启“两小时重庆”建设新征程,“十四五”时期交通建设总投资将达到5000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完成投资增长16%。预计到2025年,重庆高铁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民航旅客吞吐能力分别达到“十三五”时期末的2倍、1.4倍、1.7倍左右。

“建设交通强市,旨在有力支撑我市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努力推动我市在交通强国建设中先行示范,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全国交通极。”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何建设?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突出目标导向,把握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科学研判新形势、新需求、新要求,围绕全面开启“两小时重庆”建设新征程战略目标,谋划“十四五”重大战略任务。主要包括建设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五大基础设施网络,以及客运服务、现代物流、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现代治理等六大体系。

加快推动重庆交通运输领域“五个强”

据介绍,通过建设,旨在加快推动我市交通运输领域“五个强”:

首先是强通道,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形成贯通东中西、覆盖海陆空、连接海内外的交通大格局。即统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构建4极畅通的交通主轴,打造成渝“1小时交通圈”,强化毗邻地区交通一体化发展。

第二是强枢纽,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多式联运功能,着力构建以铁路专用线为骨架、集疏运公路为支撑的物流枢纽集疏网络,推动枢纽间立体互联,实现货运“零换装”客运“零换乘”。同时,提升重庆集散中转功能和提升辐射带动功能,让重庆成为聚集资源要素的“吸铁石”,带动区域发展的“辐射源”,打造枢纽港城市功能新名片。

第三是强网络,提升协调联动发展水平。我市将加快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加快建设覆盖广泛的公路网,加快建设通江达海的水运网和辐射全球的世界级机场群。

第四是强产业,推动交通多元融合发展。我市将加快推进交通与物流、交通与旅游、交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第五是强治理,全力提升行业管理水平。这主要体现在突出改革引领,注重科技赋能,提高服务品质和筑牢安全底线等。

通过交通建设系列举措,重庆交通将实现大进步、大变样。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市,让“两小时重庆”成为现实。到本世纪中叶,重庆全面构建起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形成“人享其行、货优其流”的现代流通体系,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全面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重庆综合立体交通网打算这样建

“十四五”时期,重庆将重点建设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邮政等五大基础网络,完善运输体系,加快构建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

轨道网

“四网融合” 开建6条高铁

“十四五”时期,重庆将按照“五年全开工、十年全开通”目标,深入实施高铁建设五年行动方案,加快建设郑万、渝湘、渝昆、渝万、成达万等5条高铁827公里,开工建设成渝中线(已开工)、渝西、渝宜等6条高铁790公里,全市铁路营业里程超过3100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到1370公里,基本实现成渝双核高铁1小时通达。

同时,重庆将积极谋划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提速实施“850+”轨道交通成网计划;统筹推进铁路出海出境货运通道布局,强化铁路进园区、进港区,打通货运“最后一公里”。

公路网

覆盖广泛 新开建18条高速公路

“十四五”时期,重庆将力争新开工成渝高速加宽、大竹至垫江至丰都至武隆等18条高速公路、总长1000公里,建成铜梁至安岳、梁平至开江、巫溪至镇坪等20条高速公路、总长1200公里。届时,重庆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4600公里,省际出口通道达到32个。

与此同时,重庆将先期启动实施中心城区东向至长寿至开州、南向至江津至綦江至万盛、西向至永川至荣昌、北向至北碚至合川等4条非收费公路快速物流通道440公里,实现中心城区至主城新区东南西北四向均有非收费快速物流通道连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水运网

通江达海 强化提升航运中心功能

“十四五”时期,重庆将改善千吨级航道500公里,三级及以上航道实际达标里程达到1200公里,完成嘉陵江草街库尾段、乌江白马至彭水段、渠江重庆段等航道整治。同时,重庆将加快推进“三枢纽五重点八支点”港口体系建设,新增港口货物吞吐能力3000万吨,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2.4亿吨;推动组建长江上游港口联盟,形成分工协作的航运体系,基本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

世界级机场群

辐射全球 开建重庆新机场

“十四五”时期,重庆将加快建设江北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开工建设重庆新机场,推动形成“市内双枢纽协同、成渝四大机场联动”的机场格局,并完成万州、黔江机场改扩建,开工建设一批通用机场。到“十四五”末,重庆全市民航运输机场旅客吞吐能力将达到8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能力达到120万吨,实现干线机场、支线机场、通用机场联动发展。

邮政网络

普惠城乡 实现“村村通快递”

“十四五”时期,重庆将基本建成普惠城乡、联通区域、辐射国际、高效衔接的邮政快递基础设施,全面巩固邮政“村村直通邮”,符合条件的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基本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间邮政快递24小时送达。

与此同时,重庆还将积极建设六大运输体系:即便捷舒适的客运服务体系、经济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智能高效的智慧交通体系、节能环保的绿色交通体系、坚实可靠的平安交通体系和协同规范的现代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