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6 阅读次数: 5256
近年来, 广东省加强工伤预防体系建设, 建立了经费保障机制。2012年至2014年, 广东省提取使用工伤预防费10118万元、9395万元、7805万元, 有力支持了工伤预防工作的开展。
建立费率浮动机制发挥杠杆调节作用
为了做好工伤预防工作, 广东省人社厅指导各地制定了 《工伤保险费率浮动管理办法》, 并且根据工伤保险费收支率、 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定期调整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缴费费率, 推动工伤预防重心下移到企业。
深圳市对于工伤保险费收支率低于30%则分档降低缴费费率, 高于100%的单位再根据工伤发生率(以2.0‰为基准) 分档提高缴费费率; 对于应下浮或执行基准费率单位发生因工死亡的, 按行业基准费率上浮一档执行; 对于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评级的单位, 下浮一档执行。
针对行业工伤风险情况, 广东省人社厅开展了工伤预防项目研究, 掌握工伤发生规律, 理清工伤风险点, 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为开展工伤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东莞市邀请专家团队研究制定了 《五金模具行业工伤预防标准》,目前正在5家企业推广。
中山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 开展了五金行业非致死性职业伤害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研究, 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 提高了用人单位工伤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的能力。
广东省还建立了工伤预防费绩效评估机制,提升资金使用效能。
首先, 优化项目评估流程。 用款单位撰写绩效自评报告上报人社部门进行总体评价, 通过绩效评价, 改进、 调整和优化工伤预防经费支出方向和结构。
其次, 量化项目评估指标。 他们实行三层级指标设置, 科学规划全年项目工作落实情况, 对实施效果进行量化评估。
最后, 强化项目监督管理。 工伤保险职能部门每月对资金投放、预拨、 使用进行检查; 财务和基金管理部门每年年底检查经费管理使用情况。
建立培训教育机制提高工伤预防技能
近年来, 广东省人社厅通过“社保部门出资、 多部门联合、 专业机构提供培训服务” 的方式, 开展工伤预防培训教育, 突出在4个“注重”上。
注重部门联动。 他们发挥人社部门的经费优势, 安监部门行政执法的职能优势, 卫计和住建部门的管理优势, 多部门联动, 对参保企业进行培训, 形成合力, 提升了培训效能。
注重方式方法。 他们针对培训内容和对象, 采用讲授法、 实操演练法、 案例研讨法、 宣传娱乐法等进行培训。
注重重点推动。 他们以高危行业、高危岗位、工伤事故发生率较高的企业,以及相关人员为培训重点,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通过回头看活动检验培训效果,使受训企业的工伤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
注重互动参与。 广州、 东莞、佛山等市开展了职业健康持续改善计划培训项目, 以高风险行业参保单位为对象, 运用双向互动模式,鼓励生产一线职工及管理人员参加培训, 提出改善工作环境建议, 协助企业建立内部职业安全健康委员会、 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增强了职工劳动保护意识, 改善了企业安全生产环境, 减少了工伤事故发生,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我省为职业健康培训项目投入了745万元, 对340家工伤事故发生率、 职业危害因素较高的参保企业的近6万名职工和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 广东省人社厅工伤保险处处长李辉介绍说。
建立部门协作机制构建齐抓共管格局
做好工伤预防工作, 需要多部门协作。 为此, 广东省人社厅建立了奖励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了参保企业积极性。
他们与安监部门对参保企业进行安全生产考评, 对工作好、 工伤事故发生率低的企业给予通报表彰和物质奖励, 支持用人单位的工伤预防项目经费, 激发了参保企业的积极性。 比如, 深圳市从2006年起, 社保局与安监局联合举办 “工伤预防先进企业评选表彰活动”,召开工伤预防先进单位表彰大会,并在主流媒体上对数十家先进企业事迹连续报道。
广东省各级工伤保险部门与安监、职业卫生、住建等部门,在工伤预防宣传培训、信息共享、监督检查等方面开展合作。 省人社厅与住建厅、地税局、安监局举办培训班,对建筑施工企业进行相关政策培训。
广州市人社局与安监局联合制定了 《关于联合开展工伤预防及安全生产宣传培训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工伤预防性职业健康检查与检测工作的通知》, 共同开展工伤预防工作, 加强高危行业和事故多发企业的检查和监管。
珠海市人社局、 安监局、 总工会等部门成立工伤预防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指导和部署全市工伤预防工作。
东莞市社保局与安监局成立了工伤事故预防工作小组, 社保部门接到重大工伤事故的报案后, 及时通知安监、 卫生部门, 要求参保单位明确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另外, 广东省人社厅还建立了职业危害防控机制, 促进早期发现预防, 他们把噪音、 粉尘、 有毒有害等职业病危害企业列为工伤预防的监控重点领域。
自2010年以来, 广州、 珠海、东莞、 佛山、 惠州、 中山、 江门、顺德等市, 通过基金补助参保职工职业健康体检与生产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项目等方式, 对部分企业劳动作业环境提出整改建议, 协助企业建立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职业健康检查与有害因素检测数据库, 在早期检查、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职业病的 “三级预防” 机制上取得了较好效果, 累计投入工伤预防经费6600万元、补助职业健康体检33.67万人次, 从源头上抓职业病防控, 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效。